提示

1、系统及浏览器

IE9以上浏览器、谷歌浏览器、火狐浏览器、Safari、搜狗浏览器、360浏览器的极速模式。

2、外部插件

浏览本网站的部分内容(PDF)須安装Adobe Reader使用。

3、分辨率

建议使用1280*720(含)以上分辨率。

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

行业中心

    企业风采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>>行业中心>>企业风采

    中国首个“太空电站”实验基地正式动工,总投资约26亿元,助力破解能源供给难题 | 专家解析

    发表人:佛山职业技术学院

    多加 DeepTech深科技 7月8日

    历时十几年、数十位院士专家建言献策,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,于近日正式开建!

    据悉,“电站” 地点位于重庆市璧山区,主要涉及空间太阳能发电站、空间信息网及无线微波传能等技术的前期演示模拟和验证。


    1.png

    图 | 相关项目效果图(来源:璧山区委宣传部)

    简单来说,“电站” 的主要功能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并用微波方式或激光方式,把电能送到地面。

    1.gif

    图 | 璧山“电站”效果图(来源:资料图)

    具体来说,是通过在地球轨道上建立太阳能电站,去收集太阳能并以无线能量传输方式、持续向地面供电的发电系统。

    其主要优势在于,昼夜、天气、地区纬度等因素,都不会影响到空间太阳能电站。由于意义重大,国际上将此类项目称为能源领域的 “曼哈顿工程” 。

    1.png

    图 | 相关项目效果图(来源:璧山区委宣传部)

    1968 年,美国科学家和航空工程师彼得?格拉泽(Peter Glaser),希望借助 “天对地” 的供电来解决能源问题,由此提出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概念,并申请到相关专利。但由于技术壁垒高、所需系统规模过大,至今尚无国家建造出完整 “电站”。

    1.png

    图 | 彼得格拉泽(Peter Glaser)申请的相关专利(来源:维基百科)

    而重庆璧山本次开建的“电站” 实验基地项目,总投资约 26 亿元,目前基地已获得首期投资约 1 亿元,投资额度之多足见决心之大。

    基地内包括 33 亩核心实验建设区,将建成实验科普综合楼和试验平台等。核心试验区约为 106 亩,包括升空试验场地、气球平台调试大厅等设施,将重点进行空间太阳能发电站、无线微波传能以及空间信息网等技术的前期演示模拟与验证。

    另外还有 167 亩外围隔离区面积,届时这里将是科普教育中心,同时也将种植太空育种植物,以及推进太空科普旅游。

    1.png

    图 | 璧山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效果图(来源:资料图)

    建成后,璧山 “电站” 会成为中国第一个集试验、技术集成攻关、科学数据野外观测及新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实验基地,将“改变传统能源传输方式、破解能源供给难题”等产生重大意义

    据悉,“电站” 隶属于重庆无线能量传输及环境影响科学工程项目,于 2018 年正式启动,当时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、重庆大学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,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重庆大学通信与测控中心教授杨士中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。

    谈及未来计划杨士中告诉媒体,前期会在 “电站” 进行演示模拟与验证,从而给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参考。

    其中,2025 年左右预计实现中小规模平流层太阳能电站、以及并网发电,2025 年之后计划将进行大规模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系统应用工作。

    他还表示:“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电能,主要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传输,通过微波,对偏远地区、受灾地区等可进行定向供电或移动供电。”

    1.png

    图 | 项目鸟瞰效果图(来源:资料图)

    之所以选址重庆璧山,是因为从自然条件来看,这里日照多、云雾阴雨少、无霜期长、气候湿润,基地周围三面环山,能让有关实验顺利实施;

    从行政条件来看,该基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起着重要作用,璧山区政府也把 “科技璧山 创新璧山” 作为该区的口号之一,此外该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边,因此这座位于渝西的基地,也必将和成都发生产业联动。

    版权所有:©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